空调风道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5-23  110



1.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风道及车辆。


背景技术:

2.随着车辆技术的发展,各种各样的车辆已经逐渐成为用户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且车辆的功能越来越齐全。其中,空调装置已成为衡量车辆功能是否齐全的标志之一。但目前的空调风道结构简单,出风量有限,使得车辆内出风口较少的区域,如后排车厢,乘客感知不明显,影响乘客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风道及车辆,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空调风道出风量有限的技术问题。
4.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风道,应用于车辆,包括风道主体以及套设于所述风道主体外的涵道,所述涵道的内壁和所述风道主体的外壁之间形成有用于供气流通过的通道,所述风道主体的出风口位于所述涵道的内腔中且靠近所述涵道的出风口设置,所述风道主体用于与车辆中的空调系统连通。
5.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涵道包括第一管体和与所述第一管体连通的第二管体,所述第二管体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管体的内径,所述第一管体的自由端为所述涵道的进风口,所述第二管体的自由端为所述涵道的出风口,所述风道主体的出风口位于所述第二管体内。
6.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涵道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管体和所述第二管体的缩颈部,所述缩颈部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一管体的内径。
7.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涵道以及所述风道主体位于所述涵道的内腔中的部分均为回转体结构,且两者同轴设置。
8.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管体的内径为所述第一管体的内径的1.2-2.5倍。
9.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缩颈部的内径由端部向中间部分逐渐减小,所述缩颈部的中间部分的内径为所述第一管体的内径的0.75-0.85倍。
10.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体的内径为所述风道主体位于所述涵道的内腔中的部分的内径的1.2-2倍。
11.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车体、设置于所述车体内的副仪表板、设置于所述车体上的空调系统和上述各实施例所述的空调风道,所述车体具有前排车厢和后排车厢,所述副仪表板位于所述前排车厢内,所述风道主体与所述空调系统连通。
12.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车体上设有用于向所述后排车厢供风的后排出风口,所述副仪表板上开设有进气口,所述涵道的进风口与所述进气口连通,所述涵道的出风口与所述后排出风口连通。
13.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进气口为鱼鳃式进气口。
14.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技术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风道及车辆,设置了用于与空调系统连通的风道主体以及套设于风道主体外的涵道,且涵道的内壁和风道主体的外壁之间形成有用于供气流通过的通道,风道主体的出风口位于涵道内且靠近涵道的出风口设置,从而使得涵道的出风口处能够在风道主体排出的压缩空气的作用下形成负压,进而使得涵道的出风口和进风口之间产生气压差。这样外部空气可在虹吸作用下自动进入涵道,并经出风口排出。
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风道可应用于车辆后排风系统中,还可应用于前排出风系统中,或者车辆中其他位置的排风系统中,以提高相应排风系统的出风量,提高相应区域的降温速度,提高乘客舒适度。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风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风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风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0.附图标记说明:
21.100、风道主体;110、风道主体的出风口;200、涵道;210、第一管体;220、第二管体;230、涵道的进风口;240、涵道的出风口;250、缩颈部;300、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4.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5.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
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6.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27.请参照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空调风道,应用于车辆。空调风道包括风道主体100以及套设于风道主体100外的涵道200。涵道200的内壁和风道主体100的外壁之间形成有用于供气流通过的通道300。
28.具体的,风道主体100可以为现有车辆空调系统所用的一般风道,可以为圆柱形结构或者其他不规则长条形状,这里不做唯一限定。涵道200可以为圆管、矩形管或者其他不规则长条形状,只要涵道200的内腔的横截面的面积大于风道主体100的横截面的面积,涵道200内壁和风道主体100外壁之间存在能够使气流通过的间隙即可。上述间隙即为上述通道300。
29.更为具体的,风道主体100可以悬空设置在涵道200内,即风道主体100的外壁不与涵道200的内壁相接触;也可风道主体100的其中一侧外壁与风道主体100的相应内壁接触设置,具体可根据使用需要设定,这里不做唯一限定。当风道主体100悬空设置在涵道200内时,风道主体100可通过支撑杆与涵道200连接,或者风道主体100位于涵道200外部的部分通过支撑件固定,以使风道主体100悬空设置在涵道200内。
30.风道主体100的出风口110位于涵道200的内腔中且靠近涵道200的出风口设置,风道主体100用于与车辆中的空调系统连通。
31.具体的,使用时,将风道主体100的进风口连接于空调系统的出风口上,之后将涵道200套设于风道主体100外,并将风道主体100的出风口110包覆其中,之后将涵道200的出风口240连接于风道主体100对应的车辆出风口上。如此,空调系统开启时,风道主体100向外排出压缩空气,进而使得涵道200出风口处形成负压。这样,涵道200的出风口240和进风口之间形成气压差,涵道200内形成虹吸作用,外部空气在虹吸作用下自动经进风口进入涵道200,再经出风口排出。
32.更为具体的,使用时,可将本实施例提供的空调风道安装于车辆扶手箱上,使得涵道200的进风口230位于前排车厢内,涵道200的出风口240位于后排车厢内。如此,涵道200可抽取前排车厢内的冷气送至后排车厢,进而增大后排出风口的出风量,实现后排车厢的快速降温,提高乘客的舒适度。
33.当然,本实施例提供的空调风道还可根据使用需要安装于其他位置,也可与过滤组件等配合使用,抽取车辆外的空气,或者向车辆中需要供风的其他位置供风,这里不做唯一限定。
3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风道,设置了用于与空调系统连通的风道主体100以及套设于风道主体100外的涵道200,且涵道200的内壁和风道主体100的外壁之间形成有用于供气流通过的通道300,风道主体100的出风口110位于涵道200内且靠近涵道200的出风口240设置,从而使得涵道200的出风口240处能够在风道主体100排出的压缩空气的作用下形成负压,进而使得涵道200的出风口240和进风口之间产生气压差。这样外部空气可在虹吸作用下自动进入涵道200,并经出风口排出。
3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风道可应用于车辆后排风系统中,还可应用于前排
出风系统中,或者车辆中其他位置的排风系统中,以提高相应排风系统的出风量,提高相应区域的降温速度,提高乘客舒适度。
36.为增强涵道200的虹吸作用,请参照图2所示,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涵道200包括第一管体210和与第一管体210连通的第二管体220。其中,第二管体220的内径大于第一管体210的内径,第一管体210的自由端为涵道200的进风口230,第二管体220的自由端为涵道200的出风口240。风道主体100的出风口110位于第二管体220内。
37.具体的,第一管体210和第二管体220可直接连接,也可借助连接件连接。当第一管体210和第二管体220借助连接件连接时,可参照图2所示,第一管体210和第二管体220可通过变径管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管体210和第二管体220还可采用其他形式的连接件进行连接,具体可根据使用需要灵活选择,这里不做唯一限定。涵道200采用第一管体210和第二管体220相结合的方式,相较涵道200采用直径不变的直管,可使得涵道200内负压区域增大,进而使得虹吸作用增强,加快涵道200内的气流流速,提高供气速度。
38.为进一步增强涵道200的虹吸作用,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请参照图3所示,涵道200还包括连接第一管体210和第二管体220的缩颈部250。缩颈部250的内径小于第一管体210的内径。
39.具体的,缩颈部250可以采用内径小于第一管体210的直筒管,也可以采用由边缘向中央逐渐向内收缩的结构,还可以根据需要采用其他形式的结构,这里不做唯一限定。缩颈部250设置可进一步提高第二管体220和第一管体210的气压差,进而增强虹吸作用,加快涵道200内的气流流速,提高供气速度。
40.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请参照图3所示,涵道200以及风道主体100位于涵道200的内腔中的部分均为回转体结构,且两者同轴设置。具体的,上述回转体结构可以为圆柱形结构,也可采用其他形状,具体可根据使用需要设定,这里不做唯一限定。采用这一设置,可使风道主体100排出的压缩空气作用范围可涵盖涵道200的整个出风口,从而确保涵道200的虹吸效果良好。
41.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请参照图3所示,第二管体220的内径h2为第一管体210的内径h1的1.2-2.5倍。如此,可保证涵道200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的气压差足够大,以使涵道200内的虹吸作用明显,进而促使外部空气顺利快速进入涵道200。
42.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请参照图3所示,缩颈部250的内径由端部向中间部分逐渐减小,缩颈部250的中间部分的内径h3为第一管体210的内径h1的0.75-0.85倍。如此,缩颈部250的设置既起到了加设气流流速的作用,又不会影响气流通过,效果良好。
43.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请参照图3所示,第一管体210的内径h1为风道主体100位于涵道200的内腔中的部分的内径h0的1.2-2倍。如此,可使得涵道200内的通风量足够大,且不会占用过多空间,便于安装,同时保证了虹吸效果良好。
44.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涵道200为一体成型结构,结构稳定,且便于安装。
45.为便于安装,上述各实施例中的涵道200可以为柔性管,如塑料管等,以便于安装时根据安装环境,弯折为相应形状。
46.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车辆,包括车体、设置于车体内的副仪表板、设置于车体上的空调系统和上述各实施例提供的空调风道,风道主体与空调系统连通。
4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包括上述各实施例提供的空调风道。该空调风道与
上述各实施例中的空调风道具有相同的结构特征,且所起作用相同,此处不赘述。
48.单空调配置的车辆中后排出风口风量往往偏小,客户感知不明显,后出风口效果没有完全展现。为解决这一问题,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车体上设有用于向后排车厢供风的后排出风口,副仪表板上开设有进气口,涵道的进风口与进气口连通,涵道的出风口与后排出风口连通。
49.如此,涵道可将前排车厢内的气体吸取并传输至后排车厢内,在保持原风道主体内风量不变的情况下,有效增大了后排出风口的出风量,提升空调效果、人体感知度,进而提高了车辆的舒适性。同时,涵道直接抽取前排车厢内空气,使得进入涵道以及经涵道进入后排车厢内的空气的洁净度高,无需过滤。
50.这样设置相当于在车体内增开了一个内循环口,有助于加速车厢内温度降低,同时有利于空调性能的保持。
51.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进气口为鱼鳃式进气口,以提高其美观度和进风速度。上述鱼鳃式进气口可选用市场上现有鱼鳃式进气口,也可自行设置,这里不做唯一限定。另外,该鱼鳃式进气口可直接在副仪表板上加工得出,也可在副仪表板上开设一个安装口,再在该安装上安装具有鱼鳃式进气口的封盖,具体可根据设计要求灵活选择,这里不做唯一限定。
5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仅具体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解释,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具体实施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