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高效沉淀池,属于水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2.目前,大多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增加了高效沉淀池工艺去除总磷及悬浮物,而常规的高效沉淀池存在一些问题:絮凝区与沉淀池之间的过渡区易集泥,导致污泥上浮;投药点置于絮凝导流筒底部,不易观察加药情况;回流污泥量、剩余污泥排放量不易控制;厌氧污泥上浮至斜管底部后不易清除等。
技术实现要素:
3.本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高效沉淀池,方便观察加药量,絮凝效果好。
4.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高效沉淀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内从右到左依次隔设有快速混合区、絮凝反应区和沉淀分离区,所述快速混合区与絮凝反应区通过隔墙隔开,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分离区与絮凝反应区通过配水墙隔开,所述快速混合区的底部设置有进水口,所述沉淀分离区的顶部设置有出水堰以及与出水堰联通的集水槽,所述集水槽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快速混合区内设置有配水墙,该配水墙将快速混合区分为混合区和出水区,所述配水墙与池体的顶端之间有供混合区的水进入出水区的间隙,搅拌器设置在混合区,所述进水口与混合区联通,所述混合区内设置有pac加药导流管,所述pac加药导流管的下端延伸至进水口,上端伸到液面上,所述pac加药导流管的上方设置有pac加药管,所述pac加药管的下端与pac加药导流管上端之间有空气间隙;
5.所述出水区的底端设置有底部连通管与絮凝反应区相连,所述絮凝反应区内设置有上下均开口的絮凝区导流筒,所述絮凝区导流筒内设置有絮凝搅拌提升器,所述底部连通管伸到絮凝区导流筒的下端,从出水区出来的水通过底部连通管直接进入絮凝区导流筒,在絮凝搅拌提升器的作用下从絮凝导流筒的上端筒口溢流到絮凝反应区,絮凝反应区内的水再通过絮凝区导流筒下筒口进入絮凝区导流筒,所述絮凝反应区内设置有pam加药导流管,所述pam加药导流管下端与底部连通管相连,上端伸到液面上,所述pam加药导流管上方设置有 pam加药管,所述pam加药管的下端与pam加药导流管上端之间也有空气间隙,所述絮凝反应区和沉淀分离区之间的配水墙的上部有供水进入沉淀分离区的进水孔,所述沉淀分离区设置有污泥回流管与底部连通管相连。
6.上述方案中:所述沉淀分离区的底面中心设置有污泥斗,所述沉淀分离区的下部设置有将污泥浓缩并刮至污泥斗的污泥浓缩刮泥机,所述沉淀分离区的上部设置有沉淀斜管。
7.上述方案中:所述污泥斗设置有污泥回流管和排泥管,所述污泥回流管和排泥管上分别设置有污泥泵、电磁流量计,所述污泥回流管和排泥管上的污泥泵的出口处通过支管联通,在该支管上设置有切换阀。可实现排泥与污泥回流量的监控与互换。
8.上述方案中:所述沉淀斜管下方设置有上排泥管。沉淀斜管底部上排泥管用于排出少量厌氧上浮污泥。
9.上述方案中,所述混合区的底部、底部连通管的下部、污泥斗的下部分别设置有放空管。
10.上述方案中:所述沉淀斜管的下方设置有污泥界面仪。控制污泥的回流量、剩余污泥排放量。
11.上述方案中:所述沉淀分离区的侧壁上从上到下设置有多个取样管。取样管用于校准污泥界面仪。
12.上述方案中:所述出水区的底部设置有斜板,该斜板的高点靠配水墙设置,低点延伸至出水区底面的中部,所述底部连通管的管口位于斜板的低点的左侧。方便出水区出水。
13.上述方案中:所述沉淀分离区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冲洗沉淀斜管的冲洗水管,在该冲洗水管上设置有电磁阀。沉淀斜管上的少量污泥可人工冲洗或自动冲洗去除。
14.上述方案中:所述进水口上设置有进水流量计,所述pac加药管和pam 加药管上分别设置有电磁流量计。用于控制进水量和加药量。
15.工艺流程:原污水进入快速混合区底部,混凝剂pac通过pac加药导流管加入混合区底部,通过搅拌器快速混合;混合后污水通过底部连通管进入絮凝区导流筒,絮凝剂pam通过pam加药导流管加入导流筒(pac加药导流管和pam 加药导流管与对应的加药管之间设置空气间隙,方便观察加药量),沉淀分离区浓缩污泥回流至底部连通管进入絮凝区导流筒,絮凝区导流筒内设置絮凝搅拌提升器,将污水、回流污泥及药剂混合液进行搅拌,并在絮凝区导流筒内外进行循环流动,达到更好的絮凝效果。絮凝反应区污水通过配水墙顶部进入沉淀分离区,减少了絮凝区与沉淀池之间的过渡区,减少集泥。澄清水向上进入斜管区,污泥向下进入浓缩区;斜管区污水进一步沉淀后上清液通过出水堰进入集水槽,然后进入出水渠从出水管排出,沉淀斜管沉淀的污泥向下进入浓缩区,浓缩区设置污泥浓缩刮泥机,浓缩污泥的同时将污泥刮至污泥斗,污泥斗浓缩污泥通过污泥泵提升至絮凝反应区,少部分污泥提升至排泥管排出。
16.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新型高效沉淀池集混合、絮凝、沉淀、污泥浓缩等功能于一体,具有处理效果好、操作方便、控制简单、占地小、投资低的优点;适合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化学除磷及悬浮物的去除。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0.实施例1
21.本实用新型中的上、下、左、右、前、后等方位词仅代表图1中相对位置,不表示产品绝对位置。
22.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高效沉淀池包括池体,池体内从右到左依次隔设
有快速混合区1、絮凝反应区2和沉淀分离区3,快速混合区1与絮凝反应区2通过隔墙隔开,沉淀分离区3与絮凝反应区2通过配水墙4隔开,快速混合区1的底部设置有进水口5,沉淀分离区3的顶部设置有出水堰以及与出水堰联通的集水槽,集水槽与出水渠相连,出水渠上设置有出水口6,快速混合区1内设置有搅拌器7,快速混合区1内设置有配水墙4,该配水墙4 将快速混合区1分为混合区101和出水区102,配水墙4与池体的顶端之间有供混合区101的水进入出水区102的间隙,搅拌器7设置在混合区101,进水口5与混合区101联通,混合区101内设置有pac加药导流管8,pac加药导流管8的下端延伸至进水口5,上端伸到液面上,pac加药导流管8的上方设置有pac加药管9,pac加药管9的下端与pac加药导流管8上端之间有空气间隙10。
23.出水区102的底端设置有底部连通管9与絮凝反应区2相连,为了方便出水,出水区102的底部设置有斜板27,该斜板27的高点靠配水墙4设置,低点延伸至出水区102底面的中部,底部连通管9的管口位于斜板27的低点的左侧。具体的如图,斜板27的低点与隔墙之间的距离正好与底部连通管9管口匹配,这样更方便出水。
24.絮凝反应区2内设置有上下均开口的絮凝区导流筒11,絮凝区导流筒11 的底端设置有支架,絮凝区导流筒11通过支架支撑在絮凝反应区2的底面的中部。絮凝区导流筒11内设置有絮凝搅拌提升器12,底部连通管9伸到絮凝区导流筒11的下端,从出水区102出来的水通过底部连通管9直接进入絮凝区导流筒11,在絮凝搅拌提升器12的作用下从絮凝导流筒11的筒口溢流到絮凝反应区2,絮凝反应区2内的水再通过絮凝区导流筒11下筒口进入絮凝区导流筒11,形成内外循环,部分水进入沉淀分离区3,絮凝反应区2内设置有pam加药导流管13,pam加药导流管13下端与底部连通管9相连,上端伸到液面上,pam加药导流管13上方设置有pam加药管14,pam加药管14的下端与pam加药导流管13上端之间也有空气间隙10,絮凝反应区2和沉淀分离区 3之间的配水墙的上部有供水进入沉淀分离区的进水孔,沉淀分离区3设置有污泥回流管与底部连通管9相连。
25.具体的,沉淀分离区3的底面中心设置有污泥斗301,沉淀分离区3的下部设置有将污泥浓缩并刮至污泥斗的污泥浓缩刮泥机15,沉淀分离区3的上部设置有沉淀斜管16。
26.污泥斗301设置有污泥回流管17和排泥管18,污泥回流管17和排泥管 18上分别设置有污泥泵19和电磁流量计20,污泥回流管17和排泥管18上的污泥泵19的出口处通过支管联通,在该支管上设置有切换阀21。沉淀斜管16 下方设置有上排泥管22。
27.混合区101的底部、底部连通管9的下部、污泥斗301的下部分别设置有放空管23。沉淀斜管16的下方设置有污泥界面仪24。沉淀分离区3的侧壁上从上到下设置有多个取样管25。沉淀分离区3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冲洗沉淀斜管16的冲洗水管,在该冲洗水管上设置有电磁阀26。进水口上设置有进水流量计,pac加药管9和pam加药管14上分别设置有电磁流量计。
28.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