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工作口切换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新能源汽车,特别是增程式新能源汽车具有加油口、交流充电口或(和)直流充电口。并且加油口或(和)交流充电口或(和)直流充电口可能独立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车身开孔的数量,并且增加了防水风险,增加了设计难度。目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新能源汽车以及增程式新能源汽车,存在多个能量输入口,并且很可能出现在车身不同的位置;特别是增程式新能源汽车,最多可能存在三个能量输入口(加油口、交流充口以及直流充电口)。使得驾驶人员很难记住各个能量输入口的位置,并且在加油或充电时必须将车辆停靠至合适的一侧,带来使用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只需设置一个能源输入口,就能够满足加油口、直流充电口和交流充电口的快速切换,从而减小车身开孔数量以及尺寸、减少车身设计难度,提高使用便利性的新能源汽车工作口切换装置。
4.要解决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5.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新能源汽车工作口切换装置,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工作口切换装置包括多个安装模块调节部件,安装模块调节部件包括安装模块、滑轨,安装模块活动卡装在滑轨内,安装模块上安装连接件,连接件与丝杆螺母固定连接,丝杆螺母的螺孔拧装在丝杆上,丝杆一端的小伞形齿轮与大伞形齿轮啮合,大伞形齿轮安装在电机上,电机与滑轨固定连接,车身板件上设置能源输入口,安装模块调节部件均位于车身板件内侧,每个安装模块调节部件分别与控制部件连接。
6.所述的安装模块调节部件包括安装模块调节部件ⅰ、安装模块调节部件ⅱ、安装模块调节部件ⅲ,安装模块调节部件ⅰ、安装模块调节部件ⅱ、安装模块调节部件ⅲ设置为呈y字形或t字形结构,能源输入口对准安装模块调节部件ⅰ、安装模块调节部件ⅱ、安装模块调节部件ⅲ结合部位置。
7.所述的安装模块调节部件的安装模块调节部件ⅰ上安装汽车加油口,安装模块调节部件ⅱ上安装汽车直流充电口,安装模块调节部件ⅲ上安装汽车交流充电口。
8.所述的控制部件控制安装模块调节部件ⅰ的电机向一个方向转动时,安装模块调节部件ⅰ上的安装模块设置为能够移动到对准车身板件上的能源输入口位置的结构。
9.所述的控制部件控制安装模块调节部件ⅱ的电机向一个方向转动时,安装模块调节部件ⅱ上的安装模块设置为能够移动到对准车身板件上的能源输入口位置的结构。
10.所述的控制部件控制安装模块调节部件ⅲ的电机向一个方向转动时,安装模块调
节部件ⅲ上的安装模块设置为能够移动到对准车身板件上的能源输入口位置的结构。
11.所述的安装模块调节部件的滑轨包括滑轨ⅰ和滑轨ⅱ,滑轨ⅰ和滑轨ⅱ,均设置为n字形结构,安装模块夹装在滑轨ⅰ和滑轨ⅱ之间。
12.所述的电机与丝杆垂直布置,丝杆与滑轨平行布置,安装模块上设置安装开口。
13.所述的安装模块调节部件的大伞型齿轮与电机的转轴刚性连接,小伞型齿轮与丝杆刚性连接,丝杆螺母与连接件刚性连接,丝杆螺母拧装在丝杆上。
14.所述的安装模块与滑轨、电机、丝杆、丝杆螺母、小伞形齿轮、大伞形齿轮以及连接件组成推拉模组,新能源汽车工作口切换装置包括三个推拉模组。
15.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得到以下的有益效果:
16.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工作口切换装置,在车辆设计时,在车身板件上只需要设置一个能源输入口,而无论加油口、直流充电口和交流充电口,还是再增加其他口,都能够实现有效切换,再需要使用那个口时,都能够可靠快速调节到对准能源输入口的位置,满足使用要求。当进行调节时,需要使用到哪个安装模块调节部件时,控制哪个安装模块调节部件动作,其他安装模块调节部件则处于原理能源输入口的初始位置。进行调节时,驱动电机工作带动大伞型齿轮转动,驱动小伞型齿轮带动丝杆旋转,从而驱使丝丝杆螺母运动;丝杆螺母通过连接件推动安装模块运动,使得该安装模块调节部件上对应的口 (加油口、直流充电口及交流充电口)移动到对准能源输入口的位置,便于操作。这样,只需要在车身板件上开出一个能源输入口,就能够同时匹配加油口、直流充电口以及交流充电口,减少车身板件开口数量,避免影响车身板件强度,减少车身设计难度,并且多个安装模块调节部件的切换完全实现自动化控制,操控简单可靠。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工作口切换装置,结构简单,能够只需设置一个能源输入口,就能够满足加油口、直流充电口和交流充电口的快速切换,减小车身开孔数量以及尺寸、减少车身设计难度,提高使用便利性。
附图说明
17.下面对本说明书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出简要的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工作口切换装置的安装模块调节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工作口切换装置的安装模块调节部件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工作口切换装置呈y字形时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工作口切换装置呈t字形时的结构示意图;
22.附图中标记分别为:1、安装模块;2、滑轨;3、电机;4、丝杆;5、丝杆螺母;6、小伞形齿轮;7、大伞形齿轮;8、连接件;9、控制部件;10、安装模块调节部件;11、安装开口;12、安装模块调节部件ⅰ;13、安装模块调节部件ⅱ;14、安装模块调节部件ⅲ;15、滑轨ⅰ;16、滑轨ⅱ。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24.如附图1-附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新能源汽车工作口切换装置,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工作口切换装置包括多个安装模块调节部件10,安装模块调节部件10包括安装模块1、滑轨2,安装模块1活动卡装在滑轨2内,安装模块1 上安装连接件8,连接件8与丝杆螺母5固定连接,丝杆螺母5的螺孔拧装在丝杆4上,丝杆4一端的小伞形齿轮6与大伞形齿轮7啮合,大伞形齿轮7安装在电机3上,电机3与滑轨2固定连接,车身板件上设置能源输入口,安装模块调节部件10均位于车身板件内侧,每个安装模块调节部件10分别与控制部件9连接。上述结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案。在车辆设计时,在车身板件上只需要设置一个能源输入口,而无论加油口、直流充电口和交流充电口,还是再增加其他口,都能够实现有效切换,再需要使用那个口时,都能够可靠快速调节到对准能源输入口的位置,满足使用要求。当进行调节时,需要使用到哪个安装模块调节部件10时,控制哪个安装模块调节部件10动作,其他安装模块调节部件则处于原理能源输入口的初始位置。进行调节时,驱动电机3工作带动大伞型齿轮7转动,驱动小伞型齿轮6带动丝杆4旋转,从而驱使丝丝杆螺母5运动;丝杆螺母5通过连接件8推动安装模块1运动,从而使得该安装模块调节部件10上对应的口(加油口、直流充电口以及交流充电口) 移动到对准能源输入口的位置,便于操作。这样,只需要在车身板件上开出一个能源输入口,就能够同时匹配加油口、直流充电口以及交流充电口,减少车身板件开口数量,避免影响车身板件强度,减少车身设计难度,并且多个安装模块调节部件10的切换完全实现自动化控制,操控简单可靠。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工作口切换装置,结构简单,能够只需设置一个能源输入口,就能够满足加油口、直流充电口和交流充电口的快速切换,减小车身板件上的开孔数量以及尺寸、减少车身设计难度,提高使用便利性。
25.所述的安装模块调节部件10包括安装模块调节部件ⅰ12、安装模块调节部件ⅱ13、安装模块调节部件ⅲ14,安装模块调节部件ⅰ12、安装模块调节部件ⅱ13、安装模块调节部件ⅲ14呈y字形或t字形结构,能源输入口对准安装模块调节部件ⅰ12、安装模块调节部件ⅱ13、安装模块调节部件ⅲ14结合部位置。上述结构,因为新能源汽车上设置有加油口、直流充电口以及交流充电口,因此,安装模块调节部件的数量与加油口、直流充电口以及交流充电口对应。当需要使用到哪个口时,控制相应的安装模块调节部件动作,使得该安装模块调节部件的安装模块移动到对准能源输入口位置,此时可以方便使用。
26.所述的安装模块调节部件10的安装模块调节部件ⅰ12上安装汽车加油口,安装模块调节部件ⅱ13上安装汽车直流充电口,安装模块调节部件ⅲ14上安装汽车交流充电口。上述结构,每个安装模块调节部件上安装一个口,便于根据需要进行自动调节,操控简单快捷。
27.所述的控制部件9控制安装模块调节部件ⅰ12的电机3向一个方向转动时,安装模块调节部件ⅰ12上的安装模块1设置为能够移动到对准车身板件上的能源输入口位置的结构。上述结构,针对加油孔的控制,设置加油口的安装模块能够移动到对准车身板件上的能源输入口位置,而此时,其他两个的安装模块调节部件处于初始位置。
28.所述的控制部件9控制安装模块调节部件ⅱ13的电机3向一个方向转动时,安装模块调节部件ⅱ13上的安装模块1设置为能够移动到对准车身板件上的能源输入口位置的结构。上述结构,针对加油孔的控制,设置直流充电口的安装模块能够移动到对准车身板件上的能源输入口位置,此时,其他两个的安装模块调节部件处于初始位置。
29.所述的控制部件9控制安装模块调节部件ⅲ14的电机3向一个方向转动时,安装模块调节部件ⅲ14上的安装模块1设置为能够移动到对准车身板件上的能源输入口位置的结构。上述结构,针对加油孔的控制,设置交流充电口的安装模块能够移动到对准车身板件上的能源输入口位置,此时,其他两个的安装模块调节部件处于初始位置。
30.所述的安装模块调节部件10的滑轨2包括滑轨ⅰ15和滑轨ⅱ16,滑轨ⅰ15 和滑轨ⅱ16,均设置为n字形结构,安装模块1夹装在滑轨ⅰ15和滑轨ⅱ16之间。上述结构,对三个安装模块调节部件10的布置位置进行限定,相邻安装模块调节部件10的中心线的夹角在120
°
,而每个安装模块调节部件10的安装模块都能够移动,向靠近或远离能源输入口方向移动,从而根据需要可以自动控制,满足要求。而安装模块调节部件的数量可以少于三个或多于三个,满足车辆配置。
31.所述的电机3与丝杆4垂直布置,丝杆4与滑轨2平行布置,安装模块1 上设置安装开口11。所述的安装模块调节部件10的大伞型齿轮7与电机3的转轴刚性连接,小伞型齿轮6与丝杆4刚性连接,丝杆螺母5与连接件8刚性连接,丝杆螺母5拧装在丝杆4上。所述的安装模块1与滑轨2、电机3、丝杆4、丝杆螺母5、小伞形齿轮6、大伞形齿轮7以及连接件8组成推拉模组,新能源汽车工作口切换装置包括三个推拉模组。上述结构,安装模块与滑轨、驱动电机、丝杆、丝杆螺母运、为小伞形齿轮、为大伞形齿轮以及连接件组成最小推拉式模组,可实现加油口、交流充电座或直流充电座的往复运动。当三个推拉式模组呈y型布置,根据设计运动规则,可实现加油口、交流充电座以及直流充电座,三个能源输入口的快速切换,操控简便。
3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工作口切换装置,在车辆设计时,在车身板件上只需要设置一个能源输入口,而无论加油口、直流充电口和交流充电口,还是再增加其他口,都能够实现有效切换,再需要使用那个口时,都能够可靠快速调节到对准能源输入口的位置,满足使用要求。当进行调节时,需要使用到哪个安装模块调节部件时,控制哪个安装模块调节部件动作,其他安装模块调节部件则处于原理能源输入口的初始位置。进行调节时,驱动电机工作带动大伞型齿轮转动,驱动小伞型齿轮带动丝杆旋转,从而驱使丝丝杆螺母运动;丝杆螺母通过连接件推动安装模块运动,使得该安装模块调节部件上对应的口 (加油口、直流充电口及交流充电口)移动到对准能源输入口的位置,便于操作。这样,只需要在车身板件上开出一个能源输入口,就能够同时匹配加油口、直流充电口以及交流充电口,减少车身板件开口数量,避免影响车身板件强度,减少车身设计难度,并且多个安装模块调节部件的切换完全实现自动化控制,操控简单可靠。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工作口切换装置,结构简单,能够只需设置一个能源输入口,就能够满足加油口、直流充电口和交流充电口的快速切换,减小车身开孔数量以及尺寸、减少车身设计难度,提高使用便利性。
33.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他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